集团公司2017年度十大新闻事件
2018-01-16 09:46:04 点击:
1.董事长张武宗为地方经济发展传经送宝。作为泰安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、肥城市功勋企业家,董事长张武宗关心关注企业发展,尽心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,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5月份,张武宗分别受泰安市、肥城市两级政府邀请作了专题报告。报告内涵丰富、贴近实际、指导意义强,充分体现了企业家朴素的为民情怀、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和共创共赢的价值追求,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,《泰安新闻》《泰安日报》《肥城新闻》《今日肥城》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。
2.企业盈利水平创历史最佳。2017年,广大员工以“不讲借口、争创一流”的企业精神为动力,克服企业重组重建、改造与生产交叉运行、招聘与岗位频繁调整、环保风暴等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挑战,创造历史最佳盈利水平。全年实现利润56亿元,入库税金12.9亿元,财务费用、总资产收益率、净资产收益率、流动比率、速动比率以及单位产品效益均列行业领先水平。
3.集团公司与鑫华特钢、东昌焦化成功重组。3月份、11月份,集团公司分别与山东鑫华特钢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鑫华特钢)、东阿东昌焦化有限公司(简称东昌焦化)完成企业重组,生产经营要素得到了优化与补充,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释放,生产运营取得历史性突破,实现了“1+1>3”的重组目标。鑫华特钢实现利润14亿元、入库税金2.8亿元,入库税金是2016年的近6倍;东昌焦化运营稳定,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4.3号高炉炉况失常教训深刻。4月13日~7月31日,3号高炉出现炉况失常。作为近7年来最严重的特大生产事故,本次炉况失常处理时间长达110天,事故损失高达1.65亿元,深刻反映出专业管理知识欠缺,科学管理差距大,问题出现后找不到本质和解决办法等管理短板。
5.集团公司入选山东省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。6月份,集团公司入选山东省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,属做强大品牌——冶金门类,省内钢铁企业仅两家入选,这对企业致力于“做长寿企业”有深刻的历史意义。近年来,集团公司不断强化科学合理的品牌管理体系,做好品牌定位,进行理性的品牌延伸扩张;不断加强科技创新,创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,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、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15项,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、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奖21项,10余项相关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。
6.集团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。6月22日,集团公司以型材超快冷项目为依托的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,这标志着企业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,取得了新的进步。作为行业内“外脑+内脑”的成功典范,院士工作站对企业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、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重要支撑;对降低生产运营成本,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,提供了强大动力。
7.员工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。8月1日,集团公司以增加固定收入为突破点进行了薪酬调整,员工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,本部年人均收入达5.85万元。本次调整以调整薪酬结构、简化岗位工资等级为主要方式,侧重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。一是重新划定操作岗位等级设置;二是收入结构有调整;三是市场化运作单位员工收入上不封顶、下不保底;四是明确了考工晋级意见。
8.集团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。9月份,集团公司被工信部评为“绿色工厂”,全国钢铁企业仅16家入选。多年来,集团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坚持“绿色、创新、低碳、节能”的发展主题,致力于建设生产、生活、美化、观赏融为一体的花园式工厂,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,在设施完善、现场优化、绿化美化、工作环境改善等方面得到明显改观,实现了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的“齐头并进”。
9.集团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示。10月15日,集团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顺利通过山东省科技厅专家组的评审;12月28日,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正式公示。这是对集团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,是集团公司发展史的又一里程碑,一方面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;另一方面所得税率由原来的25%降到了15%,有效节约了企业税收支出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用。
10.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,集团公司对肥城教育事业贡献影响深远。2017年,集团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,和肥城市政府合作设立石横特钢教育基金2000万元,与肥城市教育局联合办学投资200余万元,为肥城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;创新校企共建育人新模式,在肥城市高级技校开设4个“特钢班”,吸纳学员155名,造成深远影响,中国模板脚手架(肥城)产业园、兴润建设集团、山东云宇机械集团等企业纷纷效仿,实现了优势互补,资源共享。
|
- 上一篇:泰安市委常委、副市长展宝卫来集团公司走访 [2018-01-26]
- 下一篇:集团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暨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[2018-01-04]